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、涵养清廉品格,近日,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“数智童传”实践团以“探寻廉脉传承,涵养青春清风”为主题,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。师生一行走进江泽民故居、扬州家风展示馆和平山堂,沿着“当代伟人—近代家风—古代官德”的时序线索,实地探访中华优秀廉洁文化的传承脉络,在沉浸式体验中汲取思想营养、坚定廉洁信念。
故居忆初心:伟人风范引航青春航向
实践首站,师生们来到江泽民故居。故居内陈列着大量珍贵图片、手稿和实物,真实还原了江泽民少年时期“勤俭持家、读书报国”的成长背景,充分展现了“爱国为先、清廉为本”的家风传承。通过聆听讲解与深入沉思,大家深刻体会到伟人将家训铭刻于心,将清正践行于行,把个人理想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。学子们纷纷表示,要以先进楷模为引领,将清廉自守融入自身成长坐标,让青春在清风正气中挺膺担当。
家风承文脉:清规家训润育时代新人
展开剩余63%在扬州家风展示馆,师生们沉浸于一幅幅廉洁图景中,感受家风背后的文化力量。从朱自清“自清自守”的家书,到清代阮元“为官戒贪”的家训,字里行间无不是对为人处世、公而忘私的生动诠释。
现场,同学们还偶遇了阮氏后人阮锡安先生。他向大家讲述了阮氏世代相传的清廉家风,并特别介绍了《阮氏家规》中“居官当廉正,处事须公心”的家训内容。他提到,阮元在任湖广总督期间曾严拒地方送礼,留下“官清则民安”的佳话。这些真实、生动的传承故事,让廉洁文化从展柜中“走出来”,变得可亲、可信、可学。
平山溯源头:千年古堂启廉政新思
第三站,实践团走进北宋名胜平山堂。这里曾是欧阳修、苏轼在扬州为官时的政德遗址,“与民同乐”的匾额、“功废于贪,行成于廉”的石刻,静静记录着千年之前的廉政实践。师生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,了解两位先贤减赋修渠、正吏清政的施政事迹,切身体悟“廉洁为政、为民谋利”的本真初心。
从先贤的为政理念到伟人的报国担当,从古代的清规戒律到近现代的家书家训,廉洁精神始终贯穿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,激励着一代代青年为理想而奋斗,为国家而坚守清廉。
行走的思政课:让青春在清风中拔节生长
此次社会实践活动,将“实地研学”与“廉洁教育”有机结合,是一次深入人心的思政教育体验课。三处场馆,三段故事,一以贯之的“廉”字贯穿始终,为学生们提供了跨时空的精神对话平台。
大家纷纷表示,将把这次沉浸式学习的所见所感转化为行动自觉,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时刻保持清正本色,坚守青年担当,以实际行动守护心中清风,让廉洁之魂在新时代绽放青春光彩。
发布于:江苏省永华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